领略中国古代建筑之韵味,寺庙堪称不可或缺之“历史见证”。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是探寻古代智慧与艺术的绝佳之地。
五台南禅寺,宏伟壮丽,尽显盛唐气象之风采;福州华林寺,雅致纯净,凝聚大宋气韵之精髓。两者皆为建筑艺术之瑰宝,犹如皇冠上熠熠生辉的明珠。
诸多信众踏入寺庙,并非仅为了领略其建筑之美,而是怀揣着虔诚之心,期望通过祈求神灵庇佑,求得心灵的安宁与福祉。
虽然明知意义不大,但能求“心安”便已足够。
民间俗语常将寺庙视为一处祈求庇佑之所,但深究可知,寺与庙各有其义,二者非一物。同样,求神与拜佛,二者虽相似,实则异曲同工。
比如杜甫的《武侯庙》会明确写“遗庙丹青落,空山草木长。”
而白居易的《大林寺桃花》则有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”
那么,泾渭分明的寺和庙,各自代表的含义到底是什么?
佛教融入中国,已深植本土,禅宗与印度佛教虽同源,却形态迥异。历经千年,诸多词汇已与佛教紧密相连,寺庙便是其中一例,成为佛教文化的鲜明标识。
实际上,无论是寺还是庙,它们的起源均早于佛教。寺庙的存在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,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在古代,寺原指官府和朝廷所在地,即官署办公之所。历史记载中,诸多政府部门均冠以寺名,诸如大理寺、鸿胪寺、光禄寺等,皆显其庄重与权威。
寺这个字和佛教产生渊源要追溯到它传入中国的那段时间。相传东汉永平十年,汉明帝梦到12金人,觉得甚为神异,认为是大吉之兆。太史为他解梦后,汉明帝才知道自己梦到的是佛。
之后,他派遣使者将佛法迎至中原,自此开启了佛教向东传播的历史进程,为佛学在中华大地的扎根与发展奠定了基石。
有了官方背书后,佛教在中原大地的传播就进入了快车道。
佛教刚入长安的时候,所有的信徒都被安置在鸿胪寺。因为后者在当时是负责对外交流的,只有这里才有熟悉梵语的翻译人才,可以和来自印度的僧侣们顺利沟通。
不过鸿胪寺毕竟是朝廷办公的地方,不可能长期收留僧人,还是得专门建一个供他们修行和居住的地方。
公元68年,这个场所正式完工,因为和鸿胪寺结下了不解之缘,所以新居就被赐名白马寺。
它是佛教入中原后的第一个落脚地,因此后续的禅院命名就都取一个寺字,慢慢的寺这个字就逐渐和佛教联系在一起。
民间之所以会对寺的来源产生误解是因为大家之前没接触过。
大理寺、鸿胪寺及光禄寺均设立于京师中枢,基层并未设有分支机构。长安之外的庶民百姓,对于这些机构之名闻所未闻,更无深入了解之机缘。
近代知识开始普及后,政府部门的名称又完全换了模板,官方机构从此与“寺”无缘。
因此在佛教普及后,白马寺、法门寺和少林寺这些地名逐渐被大众所熟悉,普通百姓自然会认为寺的起源就是佛教。
【庙祭神而崇祖】
虽然大部分人习惯性把寺庙放在一起说,但只要仔细想一想自己去过的寺庙,就可以发现:无论在哪个地方,寺都是僧侣修行和供奉之地,而庙和佛教则完全没有关系。
庙之出现先于寺,初为祖宗祭祀之场所。古中国虽无宗教崇拜,却重祖先之敬仰。时人深信祖先逝后化为鬼神,故需设专地以祭祀供奉之。
民间常将此地唤作祠堂,而于权贵阶层,则尊称为庙。诸如唐太宗、汉武帝等皇帝的庙号,皆为众人所熟知,展现着深厚的历史底蕴。
这个庙指的就是太庙,庙号是后世子孙祭奠时对他们的称谓。
《尔雅》对“庙”有清晰的记载:“庙,貌也,先祖形貌在也。”古代是礼法社会,庙的规制是和人的阶级等级严格绑定的。天子是七庙,卿就只有五庙,不能逾制。
不过到了汉朝以后,庙的含义又有了新的扩展,它开始从权贵阶层流入民间,当时的人把民间祭祀的一些神社也称之为庙,用来追谥、敕封一些重要人物,比如孔子庙、关帝庙和武侯庙等。
随着庙宇的增多,它的使用不再局限于天子的追谥、敕封,很多民间传说里的神仙也有了自己的庙宇,比如龙王庙、土地庙、财神庙等等。
不过古代人民认可的神仙,大部分都是曾经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圣贤英雄,用庙宇纪念他们和其供奉祖宗的初衷并不冲突。
不少人把庙和宗教建筑混为一谈,这是完全错误的。
在古代,宗教建筑的命名遵循着特定的规范。佛教建筑常以“寺、院、庵、堂”等字眼命名,尽显庄严神圣;而道教建筑则多用“宫、观”等词汇,彰显其清幽雅致之风。
其实寺和庙还有一个隐形的区别,那就是它们的规模。寺院的规模一般都是比较庞大的,不仅有大雄宝殿,还有各种偏殿和厢房。
著名寺院中,常可见雄伟的佛塔矗立,彰显佛教的庄严与神圣。同时,寺院亦注重僧人的日常生活,设有精致小花园,清幽宜人,更有练武场,供僧人修行与强身健体之用。
而庙宇就不一样了,大部分民间的庙宇都只占据很小的一片空间,顶多有个庙主居住的小偏殿。
皇家所建的大型庙宇,其规模方能媲美佛寺之宏伟,然此类庙宇之数量寥寥无几,极为珍稀。
因为不是宗教建筑,所以庙宇一般没有专人去打理,因此现实中我们能看到破庙或者是荒庙,但很少见到荒寺。
【灭寺兴庙运动】
寺庙,尽管常被相提并论,实则各有千秋,风格迥异。它们或古朴典雅,或庄重肃穆,各具特色,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宗教氛围。
皇家对庙宇的态度显得颇为洒脱,多数统治者采取顺其自然之策,偶尔方显扶持之姿,对庙宇事务鲜少过分干涉。
然而,对佛寺之态度却显得极为复杂且暧昧。崇佛者极力推崇,遣使远赴异域以求真经;而抑佛者则深恶痛绝,甚至不惜举国之力予以打压。
中国历史上,曾有四次声势浩大的灭佛行动,史称“三武一宗”之祸。北魏太武、北周武、唐武宗及后周世宗柴荣,此四帝皆曾下令废佛,佛教由此历经磨难,但终在岁月中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在这四次灭佛运动中,大量古寺被毁,无数佛教典籍湮灭在历史长河里。当然,这些行为也在客观上加速了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,导致它在宋朝之后越来越自成一派。
很多人觉得佛教无害,因此说皇帝灭佛一定是信仰之争,其实并非如此。
他们更多是出于政治的考量,根源上则是经济利益,还是那句话“天下熙熙皆为利往,天下攘攘皆为利去”。
北魏和北周灭佛,都是为了更好地推行汉化。因为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,当时被认为是胡教。在“汉化”成为政治正确后,佛教这样的“外来货”自然被皇帝抛弃,直到汉化彻底完成。
后续两次佛教的衰落,主要源于经济层面的考量。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,中晚唐与后周的国家财政捉襟见肘,而僧人群体暗中积聚的财富,对帝王而言,无疑成为诱人的目标,难以抗拒。
而且历朝历代都不乏推崇宗教的皇帝,因此给了它们大多不该有的优待,比如可以不纳税,不交粮,不事生产。说白了就是寄生于民间的蛀虫。
道教崇尚清静无为,门徒稀疏,显得尤为纯净。相比之下,佛教则广开方便之门,接纳众多信徒皈依佛门,其影响力更为广泛。
由于僧侣无需缴纳赋税,众多民众纷纷将土地与商铺转赠于寺庙,使得寺庙成为民间土地的主要持有者,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收入,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
佛教徒昔日行事无所顾忌,不知节制,终致唐武宗与周世宗发起声势浩大的灭佛行动。此举不仅释放众多劳力,且夺回广袤土地,国家财政亦得以迅速振兴。
在没有科学思想指引的情况下,古人对很多事情都无法给出合理解释,逐渐衍生出了各种崇拜。
自古以来,人们首先崇拜日月天地等自然之力;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,图腾崇拜应运而生,各类神秘图案成为人们心中神圣的象征。
进入到奴隶社会后,这种崇拜产生了两个发展方向,一个是以基督教、伊斯兰教和佛教为主的人、神严格区分的宗教模式。另一种就是我国古代那种强调人、神血缘关系的祖先模式。
百家争鸣让中国的哲学迈上了更高的台阶,因此华夏的主流思想一直对鬼神保持“存而不论”的态度。这也让我国的祖先崇拜完全屏蔽了来自宗教的影响,更多带着伦理和道义的味道。
自古以来,古人虽有宗教信仰与迷信之嫌,然对于神仙佛陀,我们始终怀以崇高的敬意,尊重其神圣的地位,从不懈怠。
华夏儿女从来都不是神的奴仆,在拜神求佛这件事上,我们一直坚持着朴素的实用论。如果一个神仙总是不灵验,时间长了就会消失在中华大地上。
现今常将两者相提并论,然在探寻历史、解读华夏文明时,我们应明晰其间差异,方能领悟古人的坚守与风骨,领略其精神之魅力。
灾难骤临之际,希伯来人怀揣虔诚之心,期盼神灵庇佑、救世主降临。这份信仰之力,孕育出基督教、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,熠熠生辉,传颂千古。
华夏儿女,面对山川险阻,始终秉持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的坚毅精神,用双手征服困境,坚守追逐光明的信念。《周易》亦云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彰显出人类永不言败的斗志。
《汉书·元帝纪》
在央视这个国家级的舞台上,每一位主持人都曾是光鲜亮丽的代表,他们用声音和智慧引领着国民的视线。在光环之......
注册其实很简单,只要按照如下提示操作便可。1、进入网站首页,点击左上角“注册”链接进入;2、进入到“注册”......
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HTML5如何实现仿手机微信聊天界面,具有一定借鉴价值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,希望大家阅......